第521节(1 / 2)
&esp;&esp;有多低?几乎贴地!
&esp;&esp;微微前倾,巨大的螺旋桨带着地面飞沙走石,如同一条黄龙。
&esp;&esp;无人机贴地飞行,可以得到地面的反推效应,更省电,也更稳定。
&esp;&esp;有指挥官和没指挥官,好像确实不一样,之前没见过“机械智能”使用这种方法。
&esp;&esp;“敌袭!射击!”
&esp;&esp;一时间,枪声和机炮声齐鸣,这可都是真家伙,还有无人机反制枪无声的干扰。
&esp;&esp;这种贴地角度,简直是他们的最爱。
&esp;&esp;而周瑞站在天台上,双手如摩西分海一般。
&esp;&esp;下一刻,数公里外,十几架无人机猛的分成两组,从两侧掠过,似乎是想将雷达车队伍包抄。
&esp;&esp;现场指挥者反应迅速,火力网也瞬间一分为二,朝两侧追随。
&esp;&esp;比起迎面而来的目标,显然角速度大的侧面单位更难命中,蓝方人员不由猜测,这会是“对方指挥官”在操作么?
&esp;&esp;真的有不一样,全新的战术?
&esp;&esp;然而,枪口追随着两侧时,却没有注意到无人机在一分为二之前,飞沙走石中几个圆球带着惯性,被投在了地上。
&esp;&esp;滚的飞快!
&esp;&esp;雷达车驾驶员,亲眼看着一个球滚入了自己车底,心里一凉……
&esp;&esp;什么时候!
&esp;&esp;“滴滴滴”
&esp;&esp;没有爆炸……毕竟人类打无人机追求真实可以上真家伙……无人机却没必要用战士生命祭旗不是么。
&esp;&esp;很多人还没听到“滴滴滴”声,还在激情开枪,就听到耳机里指挥台的声音。
&esp;&esp;“蓝方第一雷达小队全灭,载具内所有成员视为阵亡,外围李浩、王楚、田茂……轻伤。”
&esp;&esp;“‘阵亡’载具和人员立即熄火停止,不得移动、不得开火、不得通讯……”
&esp;&esp;这就完了?演练开始才10分钟吧?
&esp;&esp;此时雷达小队的人,才隐约猜到刚才发生了什么。
&esp;&esp;依靠贴地飞行扬起的风沙,掩盖了投放地雷的事实,接着左右分行,吸引火力。
&esp;&esp;自走地雷带着惯性速度极快,准确的钻入载具下方,在重重防护中,精准的“击杀”了大量装甲单位。
&esp;&esp;天台上,周瑞微微一笑,这种手术刀一般的配合,也只有“机械智能”可以承载,顶级组织力,顶级执行力,顶级反应力,还不怕死,人类是远远比不了的。
&esp;&esp;很多细节战术,不是人类想不到,而是执行不到,枪炮一响,人的可控性大大下降,但无人机不同。
&esp;&esp;他确实不太懂一般意义上的指挥学,但他更懂机械智能。
&esp;&esp;如果让机械智能自行判断,大概会直接一轮又一轮的空投来解决雷达车队伍。
&esp;&esp;但有了“智能指挥官”,则战术拥有了更多创造性,战场也多了更多可能性。
&esp;&esp;未来,也许“指挥学”会单开一个分支,叫“智能指挥学”,来匹配机械智能的优点和特点。
&esp;&esp;周瑞忍不住扭头说道:“正所谓瞒天过海……”
&esp;&esp;然后看到了冯阳的死鱼眼……似乎随时准备毒舌一下。
&esp;&esp;周瑞硬生生止住了,转向另一边,对着车乾说道:“正所谓瞒天过海,暗度陈仓,一点老祖宗的智慧。”
&esp;&esp;车乾用坚毅的眼神,啪啪啪的不断鼓掌:“老板厉害!老板牛逼!”
&esp;&esp;周瑞点点头,舒服了。
&esp;&esp;这只是一点开胃菜,双方都还在进行有限的试探。
&esp;&esp;周瑞看向屏幕,新的候鸟机已经抵达预定目标,他再度掌控了战场情况。
&esp;&esp;只是蓝方火力很强,很熟悉一般状态无人机的打法,硬推损失会不小。
&esp;&esp;而且直接a上去,不久提现不了“指挥官”的价值了么?
&esp;&esp;突然,听到耳机里听到传来了指挥台的声音。
&esp;&esp;“蓝方申请了火箭弹覆盖攻击,你方h8、h9区域遭受饱和式打击,暂无损伤。”
&esp;&esp;火箭弹是模拟发射,坐标法确认战果。
&esp;&esp;周瑞立刻看了过去,h8、h9……正是刚才作战平台经过的地方。
&esp;&esp;对方应该是另一边的雷达车发现了什么,亦或者干脆申请了“虚拟侦察机”。
&esp;&esp;蓝方真的是武装到牙齿,该有的都有。
&esp;&esp;还好作战平台一直在移动中。
&esp;&esp;查打无法做到一体,面对移动目标就容易造成这种情况……
&esp;&esp;第587章 新的兵种:智能指挥官
&esp;&esp;双方的试探,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。
&esp;&esp;侦察机、侦查连、雷达车……
&esp;&esp;候鸟机、巡飞机、微型机……
&esp;&esp;两方轮番上阵。
&esp;&esp;然而在情报侦查方面,显然是“智能机械战团”更胜一筹,拥有全域化,常态化的战场洞察力。
&esp;&esp;随着试探的进行,零星的交火逐渐增加。
&esp;&esp;天台上,周瑞依旧如优雅的指挥家,不断挥舞双手,他已经开启了专注时间,来应对越来越多的信息源。
&esp;&esp;在智能大厦的时候,他测试过,常态下的自己大概可以控制300台无人机,如果开了“专注时间”,数量则在500以上。
&esp;&esp;当然,操作和操作之间区别很大,全部a上去也是操作,但显然没什么可夸耀的,还是要看具体的精细化程度。
&esp;&esp;能够插手“即时战场”,进行战术调整,在机械智能的高度组织性基础上,添加一些人类独有的“灵动”,这种情况被周瑞认为是“精细化操作”范畴。
&esp;&esp;他作为这个技术的发起者,自然可以自己定标准。
&esp;&esp;300、500的数字也是在这个前提下得到的。
&esp;&esp;顺带一提,冯阳这方面的水平是30架,多不了一点。
&esp;&esp;周瑞对于“人”和“机械智能”的关系,在这次综合演练中,心态变化是一点一点产生的。
&esp;&esp;从一开始认为“不该介入”,到现在意识到,人!也有着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