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节(1 / 2)
&esp;&esp;越学习,周瑞就越感觉科学是无止境。
&esp;&esp;高中阶段的知识是有边界的,就那么多考点,就那么题型,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数。
&esp;&esp;而进入了大学,或者说进入了科学领域,知识体系会极度膨胀,有种无边无际的感觉。
&esp;&esp;并且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学者,出现各种各样的成果,将人类知识边界向外推移那么一内内。
&esp;&esp;学不完,根本学不完……
&esp;&esp;任何教科书上的内容,都是大踏步落后的,每天冒出来的新东西太多了……甚至还会有因为进步,被推翻的旧理论。
&esp;&esp;突出一个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&esp;&esp;他现在还在基础的积累阶段,尚未确定主攻方向,甚至都还没开始写论文,但却已经感觉到科学道路的不容易。
&esp;&esp;一搞就是一辈子的那种。
&esp;&esp;本科毕业不用学习了?研究生毕业不用学?博士生毕业不用学?
&esp;&esp;院士也得学好么。
&esp;&esp;只要没放弃研究,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学校,无论60岁还是80岁,都得一直学下去。
&esp;&esp;他看到一句话,说随着人类知识体系的积累,已经不可能再诞生像“牛顿”“爱因斯坦”这样大踏步领先世界的全能天才了。
&esp;&esp;每个领域中,想抵达现有知识边界,都需要消耗海量的时间,而且越来越多。
&esp;&esp;有人在前面推了一小步,同领域的后进者就得多学习一本书……
&esp;&esp;周瑞感觉需要找人聊聊,看看有没有什么启发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下课铃声响起,李文倩抱着书本朝宿舍走去。
&esp;&esp;距离“联谊”闹剧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,但李文倩依旧没有找到破局宿舍关系的方法。
&esp;&esp;只能以得过且过的方式度过每一个晚上。
&esp;&esp;虽然宿舍氛围和“联谊”前,没有太多变化,但李文倩明显感觉到,她和彭欣慧三人的隔阂更深了。
&esp;&esp;虽然有周瑞和宋斌的陪伴,让她不至于整天陷入古怪的氛围中,但每次需要回宿舍的时候,心里总是有很大压力。
&esp;&esp;哎……要不要干脆就像周瑞说的,搬出来算了……
&esp;&esp;至于和周瑞做舍友……
&esp;&esp;不不不,不能乱想……
&esp;&esp;况且宿舍待不下去的是自己,周瑞出来图个什么呢?
&esp;&esp;对啊图个啥呢?
&esp;&esp;自己又不会做饭……收拾房子也经常被妈妈说……
&esp;&esp;总不能每天晚上唱歌给他听吧……
&esp;&esp;第124章 与老师的交谈和未来的可能
&esp;&esp;下课铃声响起,老师很准时的结束了讲课。
&esp;&esp;大学很少有拖堂的,因为讲课的人并没有很在乎学生考多少分。
&esp;&esp;周瑞瞅准时间,赶紧追上老师。
&esp;&esp;这老师一下课走的好快,和家里煤气没关似的,他一个【古武传人】险些跟丢了。
&esp;&esp;“吴老师,等一下。”
&esp;&esp;四十岁左右的吴华民停下了脚步,认出了这个学生。
&esp;&esp;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名人,全国高考状元。
&esp;&esp;虽然心思不在授课上,但如果是周瑞这样的同学有什么疑问,他还是愿意解答的。
&esp;&esp;“周同学,有什么事情么?”
&esp;&esp;周瑞道:“是这样的,我最近课余时间,一直在自学本科阶段的专业课,目前感觉到有些疑惑,想请教一下老师。”
&esp;&esp;“哪方面的疑惑?”
&esp;&esp;学霸将课程超前点播,在复大并不新鲜,因为这里面的人都是曾经的佼佼者。
&esp;&esp;“对未来的方向,有一些疑惑。”
&esp;&esp;化学为什么坑,因为它在分类极细的情况下,还能做到每个分支又极深。
&esp;&esp;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、高分子化学、物理化学、生物化学、核化学、电化学,等等等等。
&esp;&esp;很多大佬一辈子学到头,也只专精一个领域的一种材料,周瑞虽然有挂,但也需要先明确一个方向。
&esp;&esp;一般这种事情,是大四乃至考研时才需要考虑的,不过周瑞想要提前了解一下。
&esp;&esp;方便他知道挂往哪开。
&esp;&esp;虽然觉得和大一学生聊这个有点早,但之前说了,周瑞是特殊的那一个,所以吴华民愿意多费些时间。
&esp;&esp;“那么周同学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?是进行科研工作,还是毕业后进入社会?”
&esp;&esp;周瑞想了想说道:“我可能对材料开发感兴趣一些,但科研和进入社会这两者冲突么?”
&esp;&esp;“不完全冲突,但也不完全吻合,我大概能猜到,新生对未来总是信心充足,比如畅享自己发现了某种神奇的材料,注册专利,然后金钱和科研双丰收之类的,不过有一个问题。”
&esp;&esp;“学校只能教会你如何走进实验室,但教不会你走出实验室,哪怕有某种发现,距离转化为金钱也还遥远的很,科研和金钱并不是左右脚的关系,很多人一辈子都没一只脚。”
&esp;&esp;似乎回忆起了什么,吴华民指着自己说道:“举个例子,我主攻的金属酶领域,是典型的交叉学科,你应该还没接触到,我手上这些年积攒了六个专利,但这些其实并没有什么用。”
&esp;&esp;“为什么?”
&esp;&esp;“因为这些技术都只是证明了理论,发发论文还行,距离有实际应用价值还早着呢,我再举个例子,磷酸铁锂电池知道么?”
&esp;&esp;周瑞点点头。
&esp;&esp;“97年就被发明了出来,还申请了专利,当时日本和美国还打过专利官司,但是即便到现在为止,依旧有无数公司都在砸钱研究,无数企业几千万上亿的砸,不少还血本无归。”
&esp;&esp;“从发现到成果,从成果到成品,从成品到成熟,每一步都很遥远。”
&esp;&esp;周瑞点点头,表示认可。
&esp;&esp;吴华民有些意外,周瑞没有那种被泼了一盆冷水的不耐烦,以往他将这些讲给年轻学生听的时候,学生尤其是新生,总是有种不服气。
&esp;&esp;直到他们进了实验室,打了几年下手,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