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6章(1 / 1)
&esp;&esp;赵鲤礼貌送别她后,便迅速行动起来。
&esp;&esp;林家竹木书楼里,三个管书的老书虫都派上用场。
&esp;&esp;赵鲤很快寻得了一堆书,找了个安静处坐下细看。
&esp;&esp;关于这十一年来,大景所发生的事情。
&esp;&esp;关于江南发生的事情。
&esp;&esp;还有西南,盛京。
&esp;&esp;尤其赵鲤最为关心的,余无山中鬼寺之事。
&esp;&esp;这处的书籍应当都是林著亲笔。
&esp;&esp;在一本小记中,赵鲤终看到了关于余无山鬼寺的只言片语。
&esp;&esp;隆庆十七年,靖宁卫入余无山中,那队人马全军覆没。
&esp;&esp;余无山之事后不久,沈晏等开始建起大殿。
&esp;&esp;究竟发现了什么,林著未提及。
&esp;&esp;他却写了一篇悼文,颂这些牺牲者之英勇。
&esp;&esp;鲁建兴和李庆之名,赫然便在最前列。
&esp;&esp;赵鲤的指尖在几个熟悉的名字上拂过,缓缓合上手中册子。
&esp;&esp;随后,她翻开其他书籍。
&esp;&esp;看各地藩王如何无能,在诡事频发之时昏招频出。
&esp;&esp;最后便是北疆之战的书。
&esp;&esp;相比起余无山诡案等,林著或不知内情或不好明说,记载得不那么详尽。
&esp;&esp;北疆之战,林著便超标发挥了自己的水准。
&esp;&esp;连辱带骂,从大皇子柴珣如何私自领军入朝鲜开始骂起。
&esp;&esp;一边复盘了当时的朝鲜之战的始末败因,一边对柴珣进行了酣畅淋漓的辱骂。
&esp;&esp;这厚厚的册子中,不知积下林阁老多少怨念和心痛。
&esp;&esp;一一细数了跟着柴珣行事的帮凶,文臣武将骂了八辈祖宗。
&esp;&esp;时而引经据典,时而像街头泼妇朝着下三路骂,可见当时林阁老之愤恨。
&esp;&esp;当然这些并非重点,重点在于书中林著对此战的全面复盘。
&esp;&esp;包括军事部署,行动。
&esp;&esp;以及,源氏,卜部氏的行动。
&esp;&esp;战场之上,在水宛撺神位成功的倭国,如何在水上引百诡覆灭崇德水军。
&esp;&esp;在义州设下大祭,引柴珣那自大的蠢货入局,将大景三万精兵悉数坑害。
&esp;&esp;又如何镇压大景军魂。
&esp;&esp;赵鲤没有一点表情看完,手边木椅把手被她揉成一团木屑。
&esp;&esp;第858章 心思
&esp;&esp;潼关林家后院的书楼中。
&esp;&esp;灵气复苏后,多诞生于爱书人家的老书虫,生得红亮额头。
&esp;&esp;跳蚤似的,围着赵鲤叫骂。
&esp;&esp;一会骂她字丑,一会骂她没个坐样。
&esp;&esp;正飞速往纸上誊抄东西的赵鲤不胜其烦,抽刀出鞘方才没让三个烦人的书虫近身。
&esp;&esp;但书虫这种小精怪,本身便因人类对书本、知识的喜爱与执着而生。
&esp;&esp;竟不像寻常精怪,被赵鲤长刀煞气震慑。
&esp;&esp;不敢近身,便围着赵鲤转圈训斥。
&esp;&esp;赵鲤气得额角青筋暴跳,却一时腾不出手收拾它们。
&esp;&esp;将到中午,林著的学堂会散学。
&esp;&esp;她的说辞糊弄林老夫人可以,真要糊弄林著恐会露馅。
&esp;&esp;赵鲤找林老夫人借了纸笔,必要在学堂散学前,将有用的东西誊抄记下,以后将这些东西带回去。
&esp;&esp;隆庆十五年那个时间线,柴珣没有机会再领军犯蠢。
&esp;&esp;倭国在水宛的篡神行动也已经失败。
&esp;&esp;但如林著手记中所说,倭国入侵朝鲜之战,是一定会发生的!
&esp;&esp;灵气复苏不会特意绕过某个岛国。
&esp;&esp;倭国因其神话民俗特殊性,更是百诡夜行。
&esp;&esp;只是倭人性格极端慕强,直接放弃了抵抗,人鬼共存,反倒以投身‘神明’为荣。
&esp;&esp;这种情况下,为了转移内部的矛盾,对外战争必然发生。
&esp;&esp;即便倭国会调整战略,但这本手记中的情报,将会对战局起到极大作用。
&esp;&esp;李氏朝鲜亡不亡,赵鲤不关心,只是若能借此战役清理掉这些个不友好的邻居再好不过。
&esp;&esp;赵鲤下笔如飞,就这般坐在地上,小榻为桌毛笔都快使秃噜掉。
&esp;&esp;其间林老夫人从门缝隙来看过一次。
&esp;&esp;并不上前打扰,只看赵鲤侧影忍不住红了眼眶避到后厨,在厨中做了一碗面。
&esp;&esp;端到书楼时,这里却恢复了往日的安静。
&esp;&esp;方才吵闹的书虫,和顽童一样盘坐在地上抄写的少女都不见人影。
&esp;&esp;乱糟糟的地面收拾干净。
&esp;&esp;林老夫人捧着还热乎的面碗,心中有些失落。
&esp;&esp;却听一阵吚吚呜呜之声。
&esp;&esp;她端着这碗卧了荷包蛋的面,绕到书架后。
&esp;&esp;先是一愣,随后不由失笑。
&esp;&esp;三个红额头的老书虫,被人像是粘苍蝇一样,齐整粘在了小榻翘起的边上。
&esp;&esp;连嘴巴都用一小块佐茶的饴糖,给死死黏住。
&esp;&esp;若是细看,还能见三个老书虫额头都更肿了些。
&esp;&esp;林老夫人忍不住笑骂:“叫你们烦人!”
&esp;&esp;自来了潼关,她少见这样记仇又调皮之举。
&esp;&esp;年纪大了,看年轻孩子也极为宽容,并不觉赵鲤此举过分。
&esp;&esp;看她已经离开,还道是因为做了恶作剧,偷摸溜走了。
&esp;&esp;林老夫人所料倒也不差,赵鲤抄完自己想要的东西,厚厚一叠揣在胸前,这才有时间收拾三个烦人精。
&esp;&esp;但跑路却不是因为干了坏事,而是不想与林著那样的老人精打交道。
&esp;&esp;不打招呼就走礼数不周,赵鲤在街角集市花钱买了一小筐带泥蔓菁,请店家跑腿送到林家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