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2章(1 / 1)
这些事儿,刘春庆一个供销社的小组长,自然是不知道的。但这并不妨碍他跟赵建国嘚瑟。
也该嘚瑟,毕竟那么能干的人才,是她的儿子。刘春庆可不得使劲儿嘚瑟,让人羡慕死他有一个好儿子。
赵建国其实也很羡慕,但是呢,坚决不能让刘春庆太过嘚瑟,就泼冷水,让他克制一点。
老赵,可不兴你这样的,好好的泼什么冷水。难道我高兴还有错了?
那清之以后有了孩子,你不是更高兴。
高兴啊,我当奶奶了嘛。说到这儿,刘春庆一阵叹息。如果清之有了孩子,老苏同志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咯。
说到老苏,下个月该去烈士陵园看望他了叭。
赵建国当初和刘春庆当初结婚,是存了帮村孤儿寡母的心思,谁曾想十几二十年过去了,更多的却是刘春庆、苏清之母子俩对他和赵晓春的包容。
赵建国自认自己身为继父很合格,可是在与前妻生的女儿身上,却很失败。好在刘春庆给他生的一双儿女都是好的,因此随着时间流逝,赵建国越来越淡忘赵小春。
说句理所当然的话语,赵建国甚至记不得赵小春的长相了。明明距离她上次回来又走,没过多久,可偏偏
下个月咱们一起去看老苏。
好,叫上孩子们一起。
话题不知怎么偏到了这儿,不过没事儿,反正刘春庆已经嘚瑟了很久,是时候停止嘚瑟。
不过提到赵晓春,免不了要交代几句。前文说过改革开放较记忆提前好几年,甚至全国各地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后,赵晓春试着想通过高考的方式回城。
然鹅没用。
重生一回,只是增加了阅历,并不可能增加智商。上辈子都蠢得要死,难道一遭穿越,还能智商得到开发,一下子成为高智商人才?
而且赵晓春的记忆中,是78年才正式恢复高考。70年就一切动荡结束迎来了新生,是赵晓春万万想不到的。
由于万万没想到,所以呢,赵晓春根本就没有准备,哪怕才高中毕业两三年,课本的知识,全都还给了学校的老师。
这样的她,去参加高考,相当于交白卷。不,比白卷还要过分。最起码白卷一片白,工整得很,而乱七八糟的卷子上面写的全是错误答案。
同样是零分,显然乱七八糟写了一通全错的试卷,更加丢人现眼,还不如交白卷呢!
可赵晓春并不觉得,她觉得自己能够重生,就是天道的亲闺女。天道亲闺女考试怎么可能得零分,得知这个后,赵晓春只感觉五雷轰顶。
赵晓春认为苏清之一家子肯定要笑话她,就恨着气,继续留在乡下磋磨。哪里知晓苏清之早就忘了有赵晓春这么一个人。等刘春庆女士突然提起赵晓春给某个不知名人物当二奶的时候,苏清之已经忘了赵晓春是谁。
?所以?赵叔跟他断绝关系了?
肯定要啊。刘春庆显得很平静,不见以往提起赵小春的冷嘲热讽,而这,其实才是最大的看不起。无视。
你赵叔本身就是很正的人。如果赵小春一直吵一直闹,一直喊着后妈刻薄亲爸慢待,你赵叔都不会下定决心断绝父女关系。
可惜啊,换做这种道德败坏的事情,赵建国直接就下定决心,不认赵晓春这个女儿。
也是赵小春活该,居然正头娘子不做,跑去给人当二奶。
刘春庆很不理解,苏清之听刘春庆一说,倒是理解赵小春的想法。无外乎抱大腿儿。或许她给当二奶的对象,在赵小春有关上辈子的记忆中,是了不得的人物,赵晓春实在不想再在乡下生活,所以就抓住机会,给她认定的上辈子成功人士当二奶。
可惜啊,有时候上辈子有成就,并不代表这辈子就有成就。很多时候,要搞出一番成就来,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。
说不得赵小春给当二奶的家伙,是靠原配妻子发家的呢!不然不可能悄悄的养二奶,而是正大光明的养。
断绝关系好。苏清之想了想,这样说到。就赵小春的行事作风,没得闯出滔天祸事,连累赵叔。
我倒不心疼你赵叔,就是想着小霜还有小旺。刘春庆想想,这样说道:老大啊,你是知道你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儿的兴致。说真的,真论心眼儿,这俩货根本就没什么心眼。
苏清之点头表示是这样。毕竟以前小的时候,苏清之没少坑赵小霜和赵小旺。偏偏赵小霜和赵小旺记好不记仇,不管苏清之怎么坑他们,也依然步步紧跟着苏清之。
也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实在黏着苏清之,才让苏清之有了身为兄长的责任感。现在提刘春庆说起兄妹俩人没心眼。
苏清之除了应和外,还笑着说:这像谁,还不是像娘,像赵叔。
至于他,心眼儿如同马蜂窝一样,就不是刘春庆能教导出来的孩子。刘春庆海纳闷说:你爸也不像你这样啊,你咋就心眼儿多得很呢!
妈,我这是文武全才。不信你问晚晴。
穆晚晴就在一旁笑,不搭话。
刘春庆翻白眼。行,我知道了,基因突变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