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(1 / 1)
苏清之才给亲娘披麻戴孝多久, 满打满算一年的时间,换句话说,苏清之才刚刚规避死娘又死老婆的麻烦, 现在又轮到死爹
倒不是舍不得贾敬,这喜欢坑亲儿子的货, 主要亲爹修道没有修得清心寡欲不说,还特么乱吃药。吃丹药铅中毒什么, 简直太丢脸了。
苏清之叹息, 到底没继续怼贾敬。身体都糟蹋成这个样子了,与其花费巨大代价救贾敬, 还不如让贾敬在剩余的时间里,好好休息。最起码死的时候, 不要太痛苦。
父亲好好休息。
你不气我,我就能好好休息。
苏清之嗤笑, 没有再说什么。
苏清之大概在道观待了一周, 不算亲力亲为,反正主要伺候人的工作有下人在。
就是陪贾敬说说话。
别说,时不时的气一气,贾敬身体还渐渐好转,精气神儿也多了不少。
只不过年龄在那儿摆着, 和他差不多同岁的贾代善都死了,贾敬能多活好几年,已经算是仁慈了。
嗯,不是老天爷的仁慈,而是太上皇的仁慈。
太上皇直到现在, 还为了先太子自刎的事,而耿耿于怀。
为帝者, 少有不刚愎自用之辈。
特别是像太上皇那种独断乾坤,不太善于听取意外的帝王,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有错。
更免不了迁怒,反正就一个意思,先太子之所以会选择自刎,都是先太子的属臣唆使先太子造反,失败后太上皇也就骂了几句,结果先太子不反驳,直接就自杀了。
太上皇从来没有想过逼死亲儿子,所以都是别人的错。不只是先太子的属臣,还有与先太子亲近,支持正统的老牌功勋世家。
贾敬呢,嗯,还有荣国府并不无辜,只是贾敬的错更大。所以贾代善死了,还能给他聪明的二儿子贾政求了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职,哪怕一辈子坐冷板凳,也是安稳的。
后续呢,也是王氏和王熙凤太贪,太肆无忌惮,荣国府才会树倒猕猴散。而宁国府,只比荣国府更要不堪。
扯远了,总之贾敬已经到了知命之年,哪怕被苏清之气得精神恢复了很多,依然在该走的时候走了。
不过走的时候,是不怎么痛苦的。
勉强算是寿终正寝,也是喜丧,因此贾敬的丧事,办得十分热闹。
吹吹打打,苏清之甚至还亲自上阵,做了一场法事。
而拖了贾敬去世的福气,贾蓉和贾蔷得以回来奔丧。只是苏清之多辣手无情啊,等贾敬出殡后,苏清之就把贾蓉和贾蔷又踢回金陵的白鹤书院。
贾琏和王仁以及王熙凤也回来了,毕竟堂叔/世叔去世,作为晚辈,得回来祭奠。
当然了,相对于贾蓉、贾蔷归家后还被苏清之撵回去,贾琏居然没有再回白鹤书院,他就乖巧的留在家里,也不跑到贾政那一房面前献殷勤了,倒是王仁回去继续读书,走的时候,和贾蓉、贾蔷一样,全程哭唧唧。
就这样,岁月流逝总在不经意间,一晃数载过去。
贾蓉和贾蔷15岁的时候,总算考中童生,得以自由归家,而王仁呵呵哒,19岁的时候,总算中了童生。
是真的没有读书的天分,连考中童生都是中了狗屎运,最后一名好像犯了事儿,被削去了童生功名,王仁作为替补,这不就顶上来了。
中了童生后,王仁读书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,总算在阔别京城数年之久又回来了。然鹅没有等王仁高兴多久,悲伤的事情发生了。王熙凤和贾琏正式定下婚约,等王熙凤嫁给贾琏后,王子胜便会带着妻儿回金陵老家。
王仁:???
为什么要回去?王仁不可思议的问。
为了方便哥哥读书。王熙凤巧笑嫣然的道。
王仁一百个不相信,转而哀怨十足的道:金陵那个破地方,我好不容易才摆脱,才不要回去呢。
不回去就进国子监读书。
?王仁瞪圆了眼睛,觉得王子胜这个要求太过分了。他考中童生,纯粹运气好,差点要了他的小命,还进国子监读书,他们王家有入读国子监的名额?
王家没有,但是你珍哥哥有。王子胜嘿嘿一笑,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去麻烦苏清之有什么问题。
王仁无奈,又道:蓉哥儿、蔷哥儿难道不需要?
呵,那哥俩不需要。王子胜突然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:但凡你努力一点,都可以和蓉哥儿、蔷哥儿一起考童生,而不是独自又在白鹤书院待了几年。
王仁:
自己儿子到底聪明还是不聪明,作为父亲不清楚吗?王仁反问说得那叫一个铿锵有力,直接就堵得王子胜半晌说不出来话。
是啊,自己的蠢儿砸到底聪明,还是不聪明。作为父亲,王子胜能不清楚?
可清楚并不代表王子胜不期盼王仁有一天变异,变聪明。结果王仁其实也不蠢,就是吧,聪明从来没有聪明在正途上。
意思就是说,王仁搞歪门邪道很在行。
好比如现在,王仁就闹,就不情愿再回金陵去白鹤书院读书。甚至还说出了,把他作为陪嫁,一起嫁到荣国府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