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夏天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 校园小说 >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> 第457

第457(1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龙崽有特殊成神技巧[全息]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[快穿] 伙同奸臣篡王权 夫人快跑!魔王又再给你熬安胎药 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[穿书] 从钓鱼佬开始修仙长生 快穿: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 重圆(双重生) 烟雨湿黄昏 重生之步步升仙

“你停在了此处,但你的愿望不会”,他的神色很平淡,回望向无限远的北方,仿佛有锐利的锋芒潜藏在清瞳深处,惊电般将一切都照亮,“我将统一南北,你可以安息了。”

天地寂静,江流依旧奔腾不息,如同作答。

……

陈蒨回到建康城后,首先召见了从北齐被放归的诸人,大多数皆是泛泛,唯有一个才名高绝者,庾信。

此君在整个文学史上都享有盛名,对后世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产生过深远影响。

最推崇他的还得数杜甫,什么“凌云健笔意纵横”,什么“清新庾开府”,什么“暮年诗赋动江关”之类的。

陈蒨正好缺一个文官,对庾信抱了很高的期待,于是请他入见,亲为斟茶款待。

庾信风华依约,气质卓绝,实是一个文墨风流、眉眼俊朗的美人,陈蒨对他的态度也态度甚为温和:“北齐苦寒,兰成此去想来吃了不少苦头……”似是清减了许多。

后半句话还没说出来,陈蒨眸光在庾信身上一凝,不由惊讶,他看上去面色红润,还过得怪好的哩!

“有劳明公挂碍,”庾信神色微带尴尬地说。

别人流亡,都是去当俘虏的,庾信直接成了座上宾,身为文坛领袖,备受北齐众多王侯赞誉,自然也没谁不长眼地过来得罪他。

虽然发生了这一节小插曲,陈蒨倒也并未介怀,他总不能因为人家在北方过得还不错就觉得此人风骨不够,不堪重用吧,这也太刻板印象了。

他握着杯盏,语气闲闲,随意拈取了几件近来的京中大事与庾信谈论,万万没想到庾信别说给出对策了,简直是一问三不知,满脸都写着茫然。

陈蒨到最后不禁扶额,他想找到一个合心意的副手怎么就这么难呢:“汝既不关心国是,平日都在忙什么?”

庾信思索了片刻,从从容容地说:“写诗,作赋,观书,评点别人的诗赋和书籍。”

陈蒨:“……”

他希望得到一个刘穆之,结果老天送了他一个顾恺之,也不能说不好,就是专业完全不对口。

庾信如此博学多才,不能浪费了,陈蒨将他派到新开办的官学当导师。

由于第一批学生还没来,庾信暂时只负责教导萧大球。

他从前是萧纲挚友,如今隔世经年,物是人非,大球见了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叔叔,忍不住悲从中来,潸然泪下,庾信也为之垂泪不已。

萧詧自打被俘之后无所事事,亦留在了官学干活,现阶段暂时和萧大球一同上课。

辛弃疾在兰亭集会的时候曾匆匆见过庾信一面,有点好奇这个位面的庾信虽然经历了亡国之恨,但没完全经历,很快又被接回江南,是何模样,于是抽空去萧大球的晋安宫走了一遭。

庾信正在给孩子上课:“诸葛武侯、桓宣武,并翼赞王室,宣威遐外,此鄙夫之所以慕也。 ”

辛弃疾:???

还没走进门就听到这一句无比惊悚的台词,诸葛亮和桓温并称为两大忠臣可还行,你当面对桓温说这话,桓温他敢接吗?

庾信迷惑道:“这是梁元……这是萧绎《金楼子》中的话,此人虽百无一是,此句倒也甚是有理。”

辛弃疾心说,与其相信萧绎的鬼话,不如相信三年杀三个皇帝的宇文护是北周纯臣。

萧詧与萧大球叔侄二人,并排坐在一块读书,见他们起了争执,宛如两颗种在土地里的瓜,有志一同地仰头看来,清澈而愚蠢的眼神中写满了求知欲。

辛弃疾:“……”

汝三人聚在一处,当真是三憨聚首,憨到家了。

他沉默了一会,微笑着拍了拍萧大球的脑袋,用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说:“萧绎「湘东一目」,只有一只眼睛,所以仅能看见自己想要的那一面,你莫要信他的胡言乱语,知道么?”

萧大球恍然大悟,点头称是。

经此一事,辛弃疾觉得庾信作为官学领袖似乎不太靠谱,但一时半会也找不出合适的人手顶替,只得格外盯紧了一点庾信的教材编写。

又过了月余,沈君理从襄阳入朝觐见。

他本次来,主要是因为他夫人、陈蒨的姐姐陈仪华身怀六甲,不宜身处前线,送到建康城安养。

沈君理还带来了吴兴沈氏的一名亲人同行,说是途中偶遇,见她落单一人独行,恰好护送一道前往。

“沈满愿?”

辛弃疾见了她颇感惊讶,下意识目光看向视频对面,果见九州书院中,沈约支颐静坐,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,那神情仿佛是在说,“你小子处理政务的时候若让我孙女受委屈,回来就死定了。”

镜头的不远处,沈林子对他龇牙一笑,神色灿烂无比。

辛弃疾:“……”

沈满愿浑然不知自己另一个时空青年版的爷爷,还有爷爷的爷爷正隔着视频看自己。

她自从侯景之乱爆发,就带着沈约的藏书出走避难,四处颠沛流离,最终一直流落到了岭南。幸得书卷未有太多散佚,如今风头过去,又带着一万多卷藏书回到了京城。

“听说你们要重建学馆”,她态度坦然地拱了拱手,“这些书想来可以派上用场。”

辛弃疾与她交谈一番,觉得沈满愿家学渊源,比庾信更能胜任院长的职位,索性直接推荐她去当了负责人。至于庾信,作为文坛领袖,还是留着专心著书吧。

定兴二年春,在北周的活动下,交州举郡叛乱,吴明彻自京口扬帆,跨海突袭,大军顷刻南抵,叛乱遂平。

南朝军队进入北周治下的南宁州、西宁州地盘,在对方帝国版图上狠狠剜了一刀。

定兴三年四月,陈蒨因感于战乱年间经济交流全失,市场混乱,遂重铸货币,长江以南咸以此流通,是岁物帛皆丰,民情大悦。

定兴三年十月,北周太师于谨入寇武州,不克,渡江未捷,意外死于流矢,部下一名小将在撤退中被生俘。

陈蒨怜他年少骁勇,待之以上宾礼,终令其归心,虽不肯倒戈加入对北周的战争,却同意前往与北齐相接的边境镇守,来日愿为先锋,冲锋陷阵。

“闻君是少年擒虎郎”,陈蒨笑吟吟牵着他的手说,“今日意见,果是名不虚传呢,来日自当位列开国公。”

韩擒虎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,不过初露头角,见陈蒨竟对自己如此重视,深为感动,再三拜谢而去。

萧摩诃却看着他的背影长久沉默,甚至颇为疑惑地抓了抓头发:“为何我一看见他就咬牙切齿,很想将他打一顿?”

“……”

因为历史上就是韩擒虎灭了陈朝,让你恨之如狂却又无力回天啊,想不到吧。

定兴四年,五年,六年,七年,时光如流水般过去,南方终于称得上一声四围丰稔,兵甲齐备,民生安泰。

期间,与北齐、北周都时不时爆发边境线上的小打小闹,真正撕破脸皮的大战却是没有。

还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,那便是陈仪华逝世,身后只遗一个伶仃幼女沈婺华。

陈蒨为之心怀凄恻,见外甥女竟日哭泣,孤苦无依,遂将她接入府中亲自教养。

定兴八年,万事齐备,天下俱心之所向,陈蒨加九锡,赐黄钺、殊礼,升相国总领朝政,称陈王。

关于这个「陈王」,看似简单,背后却有一段极其复杂的考量。

陈蒨毕竟走的是禅让流程,现在的王号与封地,未来随着登基,自动升格为他的国号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我的技能是摸尸[无限] 献给仙君的be美学 穿书,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 仙道难修 后宫林菀传 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 快穿:清冷美人总被强制爱 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 暗恋成真!独占神明 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