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 / 1)
崔涤是如何来的?!
崔涤告诉赵弥,他是从公安县来的,是自江陵郡的东城门入的城。直到八月二十三那日,崔涤还被扣押在秋浦郡的监牢里。七八月间,秋浦多事。
四月,许秦开战,宿城郡王安流去世,陛下知道安流的死讯后,猝然昏倒,醒来后便无法说话了。拖磨几月,到七月时,陛下已经无法吞咽食物,龙体无可奈何衰减了下去。
卢鸿烈等人挟持天子驻留秋浦,陛下的症状……乃是中风,卢鸿烈知道经此一事,龙驾归天是今年或早或晚就会发生的事情了。陛下一旦宾天,他们这些人,就不应有理由继续留在秋浦了——
因此,卢鸿烈等江表门阀不肯再派出长江中游的精锐守军去救助荆州。就让荀靖之守着江陵郡城、就让建业加派士兵去和荆州的敌军抗衡,就让许朝的北伐和伪秦的南伐互相牵制。
江表门阀可以分出一部分宣州的军队去荆州——但他们一无良将,二不肯派出精锐士兵,他们说要收复荆州,只不过是拖延时间的手段罢了。江表门阀调动长江中游的精兵守卫秋浦,只将秋浦和宣州沿江一带里三层、外三层护卫得如铁桶一般。
陛下的妃子的产期在八月。七月,卢鸿烈等人不肯用心收回荆州,却也未曾闲着,他们下令要求宣州的所有佛寺都要夜夜诵念安产经文,为妃子祈福——连卢鸿烈自己,也夜夜虔诚诵经。
八月初,陛下的崔妃生产,诞下了一位男婴。陛下龙体疲敝、意识昏沉,无法得知自己已经有了后嗣,自然也无法为后嗣册封。
卢鸿烈不敢立刻提起册封太子之事,建业的长公主殿下也丝毫不提这件事件。陛下的后嗣,竟然在出生后,无封地、无王位,一切空空,如庶民之子。
或许是卢鸿烈按耐不住了,也或许是陛下的病体真的撑下不下去了——
八月十八日,清早天色才亮时,秋浦仁王讲寺的扫地僧人发现,寺里大石龛中,大势至菩萨造像的头不知在昨夜何时坠落了。秋浦早上多起水雾,大势至菩萨左右的智者大师、行修大师两尊造像被雾气浸润,眼下生出了水痕,一眼望去,如同泪痕。
夜中,陛下在秋浦行宫中宾天。
秋浦敲响了国丧之钟。
没有人关心崇煦死了。钟声向天下人传报消息,而人们只关注到,一个曾经活着皇帝的变成了大行皇帝了,大行皇帝死了——那么,皇位该留给谁呢?该是谁家得势、升官加爵,谁家失势、树倒猢狲散?该去讨好哪家子弟、又该去避开哪家子弟。
滚滚热红尘里,唯有“崇煦”其人一身冰冷。
卢鸿烈给身在建业的长公主殿下写信,依旧不提册立太子的事情,皇帝不存,再册立太子有什么意义?录公以为,山河无主——如今以天下百姓为念、为了社稷的安定,应当在大行皇帝的丧仪后,请封陛下唯一的子嗣践祚,请皇嗣的母亲辅政。
长公主殿下似乎因为长子安流的逝去,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雄心,她似乎是要认命了,也要认输了。长公主殿下未曾直接回绝卢鸿烈的提议——卢鸿烈的提议有违礼数,皇嗣的“母亲”是谁?大行皇帝有妃子,更有皇后,母亲可是指崔妃么,为何不是皇后殿下辅政?长公主殿下只说何人辅政,其事可以再议,她提醒卢鸿烈:录公既然代行监国之权,就应当按礼仪下令大赦天下了。
卢鸿烈向长公主殿下回信,恳请皇后殿下的原谅:皇后殿下去年为国舍身,长住佛寺之中,修行佛法,有脱俗离世的雅志,而卢鸿烈是世俗人,他并非忘记了皇后殿下,而是万万不敢以俗务玷污皇后殿下的耳朵。
长公主殿下再向卢鸿烈回信:国之大事,不可以谓之“俗务”。她向卢鸿烈等人发出了三个请求:派人扶陛下梓宫回归建业;请卢鸿烈等秋浦大臣重新商议大行皇帝的庙号;最后,请卢鸿烈等江表门阀解救荆州的困局——许朝将有新的陛下,不要让新帝面对一个破碎的江山。
她在这封信中,告诉卢鸿烈,他的长孙卢仲容住在建业,一切安好,并且告诉卢鸿烈,她不大同意秋浦为陛下选出的“仁”这个庙号:她哥哥曾借裴昙之口告诉她——他已被“仁”这个字耽误了半生,他已厌烦了这个字眼。臣子议论君王,不可以不谨慎恭敬,长公主殿下请卢鸿烈等秋浦江表门阀,重新商议陛下的谥号、庙号。
长公主殿下似乎真的疲惫了,她收起了以往天家子女的无上威严,除了重议陛下的庙号,卢鸿烈所提之事,她都并未坚决反对。
大行皇帝宾天五日,卢鸿烈在多方权衡后,下令大赦。二十三日,被扣押在秋浦多月的崔涤,并一众曾被江表门阀扣押在秋浦的臣子,终于被放出了监牢。
崔琬自三月后一直住在秋浦,他已在卢鸿烈的提拔下升任著作郎,卢鸿烈禁止他面见崔涤,也不许他给崔涤写信。直到这一天,崔涤才再次见到崔琬。崔琬来接他离开监牢。
崔涤在离开牢狱前,以为他的伯玉会乘青牛七宝车,手持折扇、穿锦衣华服,前来接他——他不会提起他的被困,只是眯着眼笑他,问他今日天气可好么?伯玉大概故作轻松吧,他会以此轻轻抹去崔涤的难堪。
崔涤看见了崔琬。监牢外天日清和,一切似乎都平和安详。然而,崔琬面色凝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