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0节(2 / 2)
,就只能加税,那又要逼反一些人了。”
施季行道:“那咱们参酌一下,从哪里开始好。”
王叔亮接口道:“还有,选谁好。”
“快入秋了,各地刺史也快到了。我倒以为,可以下令,天下县令轮番进京考试,其中有能干者也未可知,这些才是亲民官。”
王叔亮道:“也好。”
三人一番商议,又定下一件事情,祝缨留二人吃饭,王叔亮道:“今天我值宿。”
施季行道:“我家里还有做了一半的事。”他一个堂弟正被他提在家里训斥着要调个闲职呢。
祝缨便不再挽留,将二人送出府去:“他们不吃,咱们自己吃吧。”
……
祝缨的相府,也与以前一样,管饭。不过刘昆的堂兄弟们与女官同堂吃饭有些难受,都推说要回家孝敬父母,晚饭不在这儿吃。王允直、施君雅倒是在了,王允直能留下来,纯是因为他亲娘给相府送了个厨子。
相府的官员里,女官不算多,但祝缨带来的女官却不少,祝缨都给她们安排了其他的职位。譬如祝彤,身上还有兼任。比如小付,她是当年大理寺女吏的孙女儿,慈惠庵长大的,有些医术,也被拖了来。
初时都还拘束,后来渐渐放开。
王、施二人也畅想未来:“将来河清海晏,一定要周游天下!”
王允直这话是对刘昆讲的,他比刘昆高一辈,刘、王两家世交,他是见男说男话、见女说女话,因刘昆又掌文书,文章又亦好,与她便谈得来。说这个,是因为刘松年曾经游历天下,写了不少好文章。
王允直因看出一些“治世”的苗头,便开始畅想了。
刘昆道:“只怕您走不出三十里,就会因为吃不惯回来了。游学很苦的,有时候要自己捉鱼生火烤着吃。”
“刘先生做的烤鱼,好吃吗?”祝缨问。当年到刘府蹭饭,没蹭到这一味!恨!
刘昆道:“还、还行……”
气氛很轻松,仿佛大治之事就在眼前,而不是姚辰英正在北方与齐王决战。
吃过饭,王允直等人回家去,祝缨又与刘昆、祝彤、林风等人再议事。林风需要押解粮草北上,祝彤要留意宫中。祝缨对刘昆道:“十二娘的文集,你好了没有?”
“啊?哦,有一半儿了。”
“弄出来,刊刻,我出钱。”
“哎?”
祝缨道:“快着些。对了,南边儿还有消息没有?”
考试结果是出来了,但是现在安南也不是抓到一个识字的就要给官做,而是要先试一试、教一教了。算来也过了两、三个月了,不知进展如何。
江珍从外面走了来:“姥,有信,好些消息。”
刘昆惊讶道:“好些消息?出什么事了?”
赵霁从后面闪了出来:“哎哟,我算知道我爹为什么会刻薄他们了——信、拜帖,是地方任上的。”
南士们开始往京城递消息,又开始活动,希望能够在秋天的时候进京见一见祝缨。
祝缨乐了:“这不巧了么?才与王、施说没有合适的人。”
你们不是有抱负吗?行,干活吧!
之前祝缨安排南士,没法挑地方,根本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。现在政事堂给你们定点了!连前情提要都给你们准备好了!
不错,祝缨想,今年末明年初,姚辰英差不多就能回来了,一切向好。只要局面稳定下来,就可以办下一件事了,她得抓紧时间。
无礼
南方这些士人,祝缨北上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他们的用途。早在祝缨上次拜相的时候,就有南士投效,这批人如今年纪都不小了,再不紧着点儿用,也都到了要死的时候了。
祝缨对赵霁道:“你这几天不要做别的了,江珍,你们俩与小付,就准备这一件事情。把他们的履历分门别类地整理一遍。”
赵霁道:“真要用他们?”
祝缨道:“哪儿来那么多废话?去。”
“哦,是!”
刘昆赶在赵霁等人离开前开口道:“相公,这些人年纪也不小了,他们的子嗣,是不是也要留意一下?能用则用?”
赵霁、江珍等都轻轻地哼了一声,他们对南士是有一点成见的。在这群小鬼的心里眼里,祝缨是再好不过的,南士们趋炎附势他们不鄙视,但是危难的时候不够热心就不可饶恕了。
祝缨对刘昆点点头:“你想得很周到。”
江珍试图给刘昆解释:“他们不可靠的。”